:国民革命的起源 .1920-1925 /张生著
ISBN/ISSN:978-7-5228-1783-5 精装
出版: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3
载体形态:268页 ;20cm
简介:本书以“国民革命的起源”为题, 介绍了国民革命发动的历史背景, 通过多个历史事件生动讲述了国民革命的基本过程, 并对其最终走向失败做了分析。作者认为, 国民革命是苏俄、共产国际、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共同造就的。国民革命的失败, 使中国革命走向了新阶段。全书从孙中山对中国发展前途的思考写起, 将1920-1925年陈炯明叛乱、关余事件、苏俄与中共引导国民党、国共合作、国民党改进和改组、国民党一大召开、黄埔军校成立、国民革命军的建立、两广统一、五卅运动、北伐等重要事件和进程娓娓道来, 以精炼的文字写清了这段历史的发展脉络和重要节点。
其他题名:国民革命的起源
中图分类号:E296.91
责任者:张生, (1969-) 著 奥斯特兰德 ,S. ((Ostlund, Soren)) 著 顾佩华 译 林鹏 译 陆小华 译
豆瓣内容简介:
国民革命是20世纪20年代的重要历史事件,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命运。本书以“国民革命的起源”为题,介绍了国民革命发动的历史背景,通过多个历史事件生动讲述了国民革命的基本过程,并对其最终走向失败做了分析。作者认为,国民革命是苏俄、共产国际、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共同造就的。国民革命的失败,使中国革命走向了新阶段。全书从孙中山对中国发展前途的思考写起,将1920—1925年陈炯明叛乱、关余事件、苏俄与中共引导国民党、国共合作、国民党改进和改组、国民党一大召开、黄埔军校成立、国民革命军的建立、两广统一、五卅运动、北伐等重要事件和进程娓娓道来,以精炼的文字写清了这段历史的发展脉络和重要节点。
豆瓣作者简介:
目录:
一 孙中山的思考和困顿
二 陈炯明的叛乱轨迹与震荡
三 关余事件和孙中山的转向
四 苏俄和中共伸出援手
五 苏俄、中共引导国民党改组
六 国民党改组的预备工作
七 国民党第一次召开全国代表大会
八 三民主义的新阐发
九 黄埔军校的建立
十 苏俄、中共帮助建立国民革命军
十一 黄埔军的狂飙突进
十二 从国民政府成立到两广统一
十三 五卅运动与省港大罢工
十四 北伐的启动
十五 北伐的进展和中共的壮大
十六 国民革命阵营内部的矛盾与大革命的失败
尾声
序号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藏书部门 | 流通状态 | 年卷期 | 装订册 | 装订方式 | 装订颜色 |
类型 | 说明 | URL |
评 论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1765297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