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e contributions to the theory of sex & the psychology of love /(奥) 弗洛伊德著 ;许蕾译
ISBN/ISSN:978-7-229-11140-3 精装
并列题名:Three contributions to the theory of sex&the psychology of love
出版: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17
丛编:世界心理学名著
载体形态:218页 ;22cm
责任者:弗洛伊德 ,S. ((Freud, Sigmund),) (1856-1939) 著 许蕾 译
中图分类号:B84-065 R167
简介:本书全面阐述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观。上卷《性学三论》,从性变态、儿童性欲、青少年性欲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力比多(性力)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作用机制。下卷《爱情心理学》则是上卷的延伸探讨,主要研究力比多对性心理障碍和神经症患者的性功能障碍、性对象倒错等问题的作用机制。以理论结合案例的方式向读者介绍如何在心理治疗和咨询中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和心理动力观发现和揭示问题本源。
豆瓣内容简介:
豆瓣作者简介:
目录:
上篇:性学三论
第一章 性变态 003
关于性对象的变异 004
性目的的变化 013
性变态的共同特征 021
神经症者的性本能 023
组元本能与快感区 027
精神神经症中性变态盛行的原因 029
幼儿性欲特征的提示 030
第二章 幼儿性欲 032
幼儿的性潜伏期及其中断 035
幼儿期的性欲表现 037
幼儿期性欲活动的性目的 040
自慰(手淫)的性表现 042
关于幼儿的性研究 050.
性组织的发展阶段 053
幼儿期性欲的来源 057
第三章 青春期的改变 064
生殖区的首要性及前期快感 065
关于性兴奋的问题 070
力比多理论 073
男女之间的分化 075
寻找性对象 078
总结 187
下篇:爱情心理学
第四章 男人如何选择对象 103
第五章 阳痿——性爱领域最普遍的衰退趋势 115
第六章 处女的禁忌 130
附录
一、儿童的性理论 153
二、本能的蜕变 169
三、性道德文明与现代人的不安 194
序号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藏书部门 | 流通状态 | 年卷期 | 装订册 | 装订方式 | 装订颜色 |
类型 | 说明 | URL |
评 论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1608401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