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 ;徐胤译
ISBN/ISSN:978-7-5339-4162-8
出版:杭州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15
简介:本书内容包括:每个人都有点“性变态”;孩子们的“性冲动”;青春期与“性成熟”;爱情心理学;文化的性道德与现代人的精神病等。
载体形态:222页 ;20cm
责任者:弗洛伊德 ,S. ((Freud, Sigmund)) 4著 徐胤 4译
中图分类号:C913.14
豆瓣内容简介:
为什么彼此相爱却提不起“性致”?
为什么家庭和睦却总觉得压抑?
为什么初恋的影子总也挥之不去?
为什么有些人只对比自己年龄大的异性有感觉?
这些问题都将在阅读《性学三论》的过程中得到完美解答。
《性学三论》是心理学宗师弗洛伊德奠基之作,也是一部直白易读、写给所有成年人的“性启蒙书”。
本版《性学三论》是迄今唯一德文汉译本,全文无删节,独家收录李银河长文导读。
中国社科院李银河教授读后称赞:“译者中文文笔洗练优美,使人读起来爱不释手。如果有人想读此书,我当然会推荐这个译本。”随后,她特地为本书撰写长文导读,为读者释疑。该篇导读本版独家收录。
《性学三论》是心理学宗师弗洛伊德开性学先河之作。在这部作品中,他首度将精神分析法运用于性研究,通过梳理从幼儿期到青春期,寻常男女性冲动的萌芽和成长,发现并探讨每个人性困惑中的关键心理因素。
这本弗洛伊德著作中罕有的直白、易读的作品,于1905年首次出版,一经问世就受到保守“禁欲主义”之抨击,被斥为“大逆不道”。但作为一部真诚、造福于人的科学著作,其伟大并不会因此黯淡!在这之后的二十余年中,《性学三论》再版四次,直接启蒙了整个现代西方社会对“性”的看法和认知,至今仍为全世界人提供参考和帮助。
本版特别收入《性学三论》实践篇《爱情心理学》《文化的性道德与现代人的精神病》,深度解疑两性生活中常见的性困扰及现代人精神压抑的根源。
豆瓣作者简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1856年05月06日生于奥匈帝国摩拉维亚省(今捷克东部)犹太商人家庭。
17岁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25岁获医学博士学位,进入维也纳综合医院工作,两年后转入精神科并担任负责人。29岁赴巴黎学习、工作,系统深造精神病治疗。此后十年,在实际治疗和研究中创立并完善精神分析法。
44岁出版《梦的解析》。46岁受聘维也纳大学教授。49岁出版《性学三论》,开现代性学研究之先河。54岁组织创立“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
67岁被诊断出患口腔癌,但并未因此停止工作。74岁获“歌德奖”殊荣。80岁当选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1938年,因纳粹德国入侵奥地利,被迫辗转迁居英国。
1939年9月23日,逝于英国伦敦,时年83岁。
译者:徐胤
青年学者、翻译家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在读博士
专门从事“文学与精神分析”方向研究
目录:
目录:
李银河导读
作者自序
《性学三论》
每个人都有点“性变态”
孩子们的“性冲动”
青春期与“性成熟”
《性学三论的实践》
爱情心理学
文明的性道德和现代人的精神病
序号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藏书部门 | 流通状态 | 年卷期 | 装订册 | 装订方式 | 装订颜色 |
类型 | 说明 | URL |
评 论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1657573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