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内容简介:
《先秦两汉学术思想蠡测》内容简介:学术思想史,对应的英文是intellectual history,即智力的历史,知识的历史。作为名词,intellectual又译做“知识分子”,中文习惯叫做“学者”。所谓学者,乃从事学术者也;学术的核心,乃思想也。换个说法,学术思想史既是学者的历史,又是学术的历史,更是思想的历史,它们是三位一体的,相互渗透着、相互统一着。这里的“思想”一词,当然可以包含哲学这样超越的、反思的内容,也可以包含与之相关的具体的、实际的社会历史的思维活动。无论如何,它是指在具体的社会环境中,特别是在具体的学术传承中学者的智力活动的生动发展过程。基于这种理解,所谓先秦两汉学术思想史,就是指先秦两汉时期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学者的智力活动,即学术和思想的发展史。
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说过,“战国者,古今一大变革之会也”。(《读通鉴论》)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这一历史上的奇观,学者们激发出无与伦比的创造活力,对关乎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本身的许多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两汉时期,学者们根据时代需要,在消化吸收先秦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展开了精致的学术研究活动,为中国文明在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先秦两汉学术思想蠡测》所讨论的.恰恰是这个时期学术思想发展中的若干问题。
豆瓣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编 从“黄老之学”到“黄帝之学”
申子之学的历史地位
如何确定黄老之学的最初作品
黄老之学源于秦楚说质疑
《尹文子》新证
韩非子与齐国黄老之学
《管子》的主流属“黄帝之言”
关于“黄帝之言”的两个问题
第二编 《韩非子》研读
韩非子政治文化观片论
韩非的道理论及其在诸子天道观中的地位
孟子苟卿韩非子对人的本质的认识
韩非对传统观念文化的批判——兼论其政治实用主义本质
历史的变革与思想的矛盾——对韩非思想中的矛盾的再思考
从词语的不同内涵看古代的政治变革+试析《韩非子》的忠贤仁
第三编 关于王朝统治观念的思考
论法家思想中的变法与定法
说“禅”及其反映的王朝更替观
“歷数”和“尚贤”与禅让说的兴起
第四编 论历史思想的理论意义
先秦儒家历史理性的觉醒
试论道法两家历史观的异同
五德终始说与历史正统观
董仲舒《春秋》学的通史精神初探
何休《公羊解诂》的历史哲学
后记
序号 | 图书条码 | 索书号 | 登录号 | 藏书部门 | 流通状态 | 年卷期 | 装订册 | 装订方式 | 装订颜色 |
类型 | 说明 | URL |
评 论 |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1592712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