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11 收藏:0
  • 极端的人群 : 群体行为的心理学 : Going to extremes : how like minds unite and divede

  • 查看机读格式

  • 群众心理学研究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恐怖主义为什么在全世界蔓延?为什么会发生激进的学生运动或群体事件?互联网上为什么充斥着极端的言论?人们为什么疯狂地投资房地产或股市直到泡沫破灭?……简而言之,人们为什么会走极端?
    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畅销书作家凯斯·R桑斯坦通过对众多社会学、心理学实验与案例的整理分析,提出了上述问题的答案:许多时候,一群人最终考虑和做的事情是群体的成员在单独的情况下绝不会考虑和做的;当人们身处由持相同观点的人组成的群体当中的时候,信息的交流佐证并加强了彼此的观点,他们因而更有可能走极端;当这种群体中出现指挥群体成员做什么、让群体成员承担某些社会角色的权威人物的时候,很坏的事情就可能发生;互联网就像一个巨大的回音室,充斥着志趣相投的人们组成的小群体,正在成为极端思想与活动的滋生地。
    群体与社会自我隔离、人的从众心理、对权威的服从、社会流瀑效应、群体思维的特征等社会心理因素都是群体走向极端的推手。群体极化的现象可能发生在任何机构中:宗教组织、公司董事会、投资俱乐部以及政府部门。
    本书对我们了解社会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心理机制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对社会学者、心理学者、社会工作者尤其具有参考价值。

    豆瓣作者简介:

    凯斯·R.桑斯坦(Cass R.Sunstein)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现任奥巴马政府信息与规制事务办公室主任。他的许多著作已经被译成中文出版.包括《助推——事关健康、财富与快乐的最佳选择》《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权利的成本——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偏颇的宪法》《网络共和国》《就事论事》《行为法律经济学》《设计民主》等。

    目录:

    第一章 极化 群体与极端主义/4 红色州、蓝色州/6 联邦法官和极化的意见分歧/10 惩罚作恶者/15 冒险/21第二章 极端主义:为什么发生,什么时候发生 新的信息/28 进一步的证据/30 名誉感:极化的推手/33 极化的两个作用/39 “舌战优势”和抱有偏见的辩论/44 极端主义的增减/51 较长时间段中的群体:“极化博弈”/72 人们在临界点和转折点上是不同的/75 权威与服从/78 境遇主义、虐囚和斯坦福大学的监狱实验/87 互联网与极端主义/102 同嗜性与好奇心/106 群体思维与群体极化/109 流瀑效应/115第三章 各种运动 反对派运动与地理上的孤立/128 泡沫、投资不利与2008年的次贷危机/130 民族运动与“民族化”/133 阴谋论/138 义愤、社会影响和恐怖主义/146 具有理性的极端主义?/156第四章 预防极端主义 传统主义/163 后果/169 制约与均衡/173 协商式民主和群众的智慧/179 群体极化和战争/183 多样性与平衡/186第五章 好的极端主义 多样性/191 小圈子和自我沉默/193 言论自由、公众论坛和意外发现的结构/197 无所不在的制约与均衡/201附录:有关群体极化的研究成果/204致谢/218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架位信息 架位导航 状态
    A 旗山校区-中文密集书库2(五楼南区) 1201082417 49911 1201082417 五楼南区17架A面4列3层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A 至诚密集库(北楼二层、三层) 1201082418 C912.64/667 1201082418 未定位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A 旗山校区-中文密集书库3(五楼东区) 1201082416 368843 1201082416 五楼东区27架A面2列3层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3790300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