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13 收藏:0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徐向前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最早提出了“游击战七原则”以及“外线战法”、 “跑圈战法”、 “飘忽战法”等一系列游击战战法。

    1931年11月,他作为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采取“集中兵力,外线出击” 的方针,先后创造了“围点打援法”、“围城打援法”、 “攻城打援法” 、 “夺城打援法”等一系列诱打援敌战法,相继取得了黄安、商潢、苏家埠和潢光四大战役的胜利,在粉碎敌人“围剿”中,发展壮大了红军。巩固扩建了根据地。

    1932年10月,他率领红四方面军西征,行程3000余里,历经千辛万苦,击破国民党10余万人的围追堵截。开辟了川陕革命根据地。随后,他又领导红四方面军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人民,运用“收紧阵地,节节抗击,待敌而衰,适时反攻”的战法,粉碎了四川各路军阀20万大军的“六路围攻”。

    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后,他奉中央军委命令,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西路军总指挥,率领部队东征西战,在没有根据地、没有补给、没有支援的困境中.孤军奋战,英勇顽强浴血拼杀,突出重围,有力地策应了河东红军的战略行动。

    抗日战争爆发后,针对平原地作战特点,他提出了著名的建造“人山” 的理论、“统一战线”的理论、“积小胜为大胜”的理论等,广泛开展了伏击战、追击战、破袭战、袭击战,灵活机动、神出鬼没、反常用兵、出奇制胜,狠狠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的嚣张气焰。

    解放战争中,针对城市攻坚战的实际,他又综合运用运动战、围困战、地堡战、坑道战、攻坚战等战法,指挥部队先后取得了运城、临汾、晋中、太原战役的重大胜利,并为我军的城市攻坚战探索了战法,积累了经验。

    本书对徐向前元帅在指挥重大战役战斗中所运用及体现出来的军事谋略思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探索,力求以史引谋。以理论谋,以战评谋,进而从兵法战策的层面上加以概括和归纳。由此进一步深化军事谋略研究的内容,拓展军事谋略研究的领域,丰富军事谋略研究的形式。但是,由于作者学识水平和研究能力及占有资料的局限,难免会影响所研究成果的质量。敬请读者不吝指正。

    豆瓣作者简介: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架位信息 架位导航 状态
    A 晋江分馆 1200600408 225566 1200600408 未定位 架位导航 在架库本
    A 旗山校区-流通借阅库(三、四楼) 1200600406 K825.2=75/885 1200600406 四楼东区8架B面3列1层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A 至诚密集库(北楼二层、三层) 1200600407 77448 1200600407 未定位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1690639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