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28 收藏:0

  • 同性恋--研究--中国--古代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同性恋并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现象,同时也是一个现实问题,随着社会的日益多元化与思想观念的转变,人们对同性恋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逐渐变得宽容,最起码不再像先前那样当作流氓行为或变态行为来看待。在这种文化语境下,对中国历史上的同性恋现象进行探讨研究,无疑也是在进行着一场历史与当下的对话。翻开中国古代典籍,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笔记、是诗文辞赋还是戏曲小说,有关同性恋的记载和描写可谓史不绝书,屡见不鲜,但是先前的研究者大多视而不见,除潘光旦等少数学者曾略有涉猎外,这一领域出现了长期的人为空白,因此该书的出版便具有一种填补空白的意义。
    该书对结合大量史料,首先对中国历史上有关同性恋的名词、同性恋的特点、产生根源等基本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全书的主体部分在对中国各个历史阶段的同性恋现象进行梳理和总结,在分期论述的基础上,把握各个时期的具体特点。同时作者还对一些较为突出的现象比如优伶同性恋、教徒同性恋、福建同性恋、女性同性恋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专题论述。该书向读者展现了中国历史的一个独特世界,增加了人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入理解。
    该书所征引资料十分广泛,除史传典籍、笔记野史等基本材料外,还广泛利用了文学作品,比如诗词、辞赋、小说、戏曲等,十分注意对各个时期有关同性恋的文学作品进行归纳。尽管该书并非文学史著作,但这种归纳对文学史研究者当有一定的启发性。同时作者还根本资料的可信度,将有关材料分为不同的等级采用。应该说这种慎重的态度是可取的,毕竟笔记野史、文学作品的描写有不少想象虚构的地方,加之古人的记载往往较为含糊,影响了材料的可信度。遗憾的是,该书与通常的学术著作不同,没有序跋、后记之类的交代文字,给人一种突兀之感,也许作者别有用意在吧。

    豆瓣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基本历史
    二 相关名词
    三 主要特色
    四 同性恋者的产生
    ……
    第二章 历史面貌
    第一节 萌生:远古时期
    第二节 初露:先秦时期
    第三节 承延:秦汉时期
    第四节 浮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
    第三章 专题述论
    第一节 优伶同性恋
    第二节 教徒同性恋
    第三节 福建同性恋
    第四节 女性同性恋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架位信息 架位导航 状态
    A 旗山校区-流通借阅库(三、四楼) 1200521995 D691.98/999 1200521995 三楼东区30架B面5列2层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A 旗山校区-中文密集书库2(五楼南区) 1200521997 107203 1200521997 五楼南区31架A面1列2层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A 旗山校区-中文密集书库2(五楼南区) 1200521996 128586 1200521996 五楼南区36架A面5列2层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2970237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