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阐述沸腾传热和气液两相流领域中的基本问题。详细地介绍两相流流型及流型图,两相流工程计算法和数学解析模型基础,空泡份额,流动压降和临界流量等的分析模型及计算方法,典型两相流不稳定性分析,沸腾传热基本原理和气泡动力学,池内沸腾,流动沸腾和传热恶化以及气液两相流主要参数的实验测量原理和方法。
本书资料丰富,系统性强,联系工程实际,充分地反映了该领域研究成果,可供核能、热能、动力、石油、化工、制冷、航天、材料等许多工业部门的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及高等学校教师阅读,也可作为高等学校和研究所有关专业的研究生教材或本科高年级学生的选修教材。
本书由鲁钟琪主审,经核反应堆工程教材委员会热工课程组于1990年6月28日由赵兆颐主持召开的审稿会审定,同意作为高等教育试用教材。
豆瓣作者简介:
曾任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动力机械工程学,反应堆工程教研室。海宁人,工程热物理与能源研究所所长。
于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核工程专业60周年庆典时,代表退休老教师致辞,他强调了核技术在军民融合体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表达了对核专业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希望通过新老教师的薪火相传,年轻教师能够继承和发扬核学院的优良传统,勇于担当和奉献。
目录:
前言
符号表
绪论
第一章 两相流动概述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基本分析方法
第三节 基本宏观物理量
第二章 两相流流型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两相流流型分类
第三节 流型图
第四节 流型过渡准则
第三章 两相流动基本方程式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单相流动基本方程式
第三节 两相流动基本方程式
第四节 均相模型基本方程式
第五节 分相模型基本方程式
第六节 数学解析模型
第四章 空泡份额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滑速比模型
第三节 变密度模型
第四节 漂移流模型
第五节 动量交换模型
第六节 环状流空泡份额的解析计算方法
第七节 最小熵增模型
第八节 混合相-单相并流模型
第九节 空泡份额的其他计算方法
第十节 欠热沸腾空泡份额计算
第五章 两相流动压降
第六章 临界流动和压力波传播
第七章 两相流动不稳定性
第八章 沸腾传热基本原理
第九章 池内沸腾传热
第十章 流动沸腾传热
第十一章 凝结
第十二章 两相流动主要参数的测量原理和方法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1558104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