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1 收藏:0

  • 道德-作用-市场经济

    • 评分:
    • 加入暂存架

    豆瓣内容简介:


    豆瓣作者简介:

    厉以宁简介
    厉以宁,1930年11月生,江苏
    省仪征市人。1955年北京大学经济
    系毕业,留校工作至今。历任资料
    员、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现
    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
    1998年荣获香港理工大学荣誉
    社会科学博士学位。
    目前还担任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
    员、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
    主席、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
    等职。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习惯与道德调节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历史的回顾
    一 习惯与道德调节的含义
    二 市场调节 政府调节 习惯与道德调节的并存
    第二节 非交易领域
    一 非交易领域内的各种关系
    二 非交易领域内个人行为的合理性问题
    第三节 介于“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
    之间的调节
    一 习惯与道德调节的性质
    二 习惯与道德调节的形式之一――企业文化
    第四节 道德规范与人的全面发展
    一 生活单调化所引起的思考
    二 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
    三 优良社会风尚的培育
    四 优良社会风尚与人自身发展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效率与协调
    第一节 效率的真正源泉
    一 产生高效率或低效率的机制
    二 效率与道德力量的作用
    三 两种凝聚力:团体的凝聚力和社会的
    凝聚力
    第二节 协调与适应
    一 协调与适应的意义
    二 社会变动中的协调与适应
    三 个人压抑感或孤独感的化解
    第三节 互助共济与效率增长
    一 从治水与中国传统精神说起
    二 互助共济的启示
    三 对历史上互助共济行为的进一步分析
    四 互助共济的精神不会消失
    第四节 效率的道德基础
    一 效率双重基础的探讨
    二 效率的道德基础同物质技术基础的关系
    三 效率增长的潜力与超常规效率
    四 关于经济行为道德标准的进一步思考
    五 个人自主性与人际关系的协调
    第三章 公平与认同
    第一节 对公平的深层次理解
    一 收入分配的合理差距问题
    二 个人的绝对收入与相对收入
    第二节 认同的含义
    一 认同与共同命运观
    二 认同与利益集团
    三 认同与超利益考虑
    第三节 公平与认同的关系
    一 关于个人在群体中的公平感
    二 公平与认同之间关系的进一步说明
    三 对起点公平性的认同与对结果公平性的
    认同
    第四节 认同与互谅互让
    一 认同与互谅互让之间关系的历史考察
    二 现代社会经济中的认同与互谅互让
    第四章 法律与自律
    第一节 市场政府与法律
    一 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都必须依法
    二 政府调节中权与法的矛盾
    第二节 习惯道德与法律
    一 法律产生以后第三种调节的作用
    二 习惯与道德调节同法律之间的关系
    三 法律与自律的关系
    第三节 自律问题的进一步探讨
    一 自律与海德格尔公案给人们的启示
    二 再论守法与自律的关系
    三 报应的公正与自律的局限性
    四 非正常状态下的自我约束
    第四节 道德激励
    一 个人持久主动性 积极性的源泉
    二 道德激励与利益动机的相容性
    三 自律是道德自我约束与道德自我激励的
    统一
    第五章 第三次分配
    第一节 第三次分配概述
    一 第三次分配的定义
    二 关于第三次分配的几点说明
    第二节 第三次分配在社会协调发展中的
    作用
    一 第一次分配与第二次分配后留下的空白
    二 对社会协调发展的不同解释和第三次分配
    的作用
    第三节 第三次分配与代际关系
    一“生活中的希望”与第三次分配
    二 第三次分配与家庭内部的矛盾
    第四节 第三次分配的趋势
    一 关于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认识
    二 从“重物轻人”到“重人轻物’
    第六章 社会经济运行中的道德制衡
    第一节 约束与监督机制
    一 筛选机制保障与激励机制约束与
    监督机制的统一
    二 道德约束与对权力的限制
    第二节 选择与竞争
    一 选择与竞争中的心理因素
    二 选择与竞争中的法律约束与道德约束
    第三节 信仰与社会制衡
    一 对信仰的理解
    二 信仰在社会制衡中的作用
    三 理性与信仰
    第四节 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安全阀
    一 关于政府在缓解社会矛盾方面的局限性
    二 社会内在缓冲机制 疏导机制的建立
    三 有形的社会安全阀和无形的社会安全阀
    四 从原有的平衡状态向新的平衡状态的过渡
    第七章 道德重整与社会经济发展
    第一节 韦伯理论引起的思考
    一 韦伯对伦理因素的强调
    二“韦伯热”的原因
    三 韦伯理论与历史进程的合理性
    第二节 道德重整的迫切性
    一 新文化新伦理对旧文化旧伦理的代替
    二 道德重整与“第二次创业”
    第三节 道德重整的长期性
    一 道德重整与国民素质的提高
    二 道德重整:空想与现实
    第四节 法治民主与道德重整
    一 法治的对立面是非法治
    二 并非任何一种依法办事都等于法治
    三 道德重整与民主建设
    结束语
    附录 厉以宁著作目录

    分馆名 馆藏部门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架位信息 架位导航 状态
    A 至诚密集库(北楼二层、三层) 1200103734 54177 1200103734 未定位 架位导航 在架可借
    A 至诚密集库(北楼二层、三层) 1200103733 54178 1200103733 未定位 架位导航 在架库本
    序号 图书条码 索书号 登录号 藏书部门 流通状态 年卷期 装订册 装订方式 装订颜色
      类型 说明 URL
      评 论
      评分:
      发表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1606756位用户访问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