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内容简介:
豆瓣作者简介: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出兵抗美援朝的决策是如何形成的
1. 武装抵抗美国侵略的最初准备
2. 美国人侵朝鲜、台湾,紧急组建东北边防军
3. 出兵抗美援朝的决策
4. 起名“志愿军”的缘由,中国向苏联的武器借款
5. 英明决策,功绩永垂
第二章 以运动战实行战略反攻
(1950年10月一1951年6月)
1. 在遭遇中向冒进之敌反突击——第一次战役
2. 大胆迂回穿插,取得扭转朝鲜战局的决定性胜利——第二次战役
3. 乘胜打过三八线,占领汉城——第三次战役
4. 由休整转人机动防御,以空间换取时间——第四次战役
5. 一次战果不理想的大规模战役反击——第五次战役
6. 五次战役的反思
第三章 以阵地战实行战略防御
(1951年6月—1953年7月)
1. 取消第六次战役的计划,确定阵地防御的方针
2. 进行反复争夺,粉碎敌“秋季攻势”
3. 筑成“地下长城”,实行轮换作战
4. 秋季战术反击和上甘岭防御战
5. 精心准备而又未打响的战斗——反登陆作战
6. 发动夏季反击战役,迫使敌人接受停战
7. 独具特色的阵地战经验
第四章 在战火中完成供应任务的钢铁后方
1. 后勤工作实行历史性转变
2. 战胜空中“绞杀”,肃清地面匪特
3. “世界上最顽强的铁路修筑者”
4. 汽车、畜力、人力结合,实行接力运输
5. 按正规化标准建立起各项后方勤务
第五章 现代化技术兵种的大演习
1. 战争中成长起来的空军
2. 成为全军火力骨干的地面炮兵
3. 战争中建设起来的高射炮兵
4. 小试锋芒的装甲兵
5. 进人全新发展阶段的通信兵
6. 完成了艰巨保障任务的工程兵
第六章 发挥政治优势,打赢“心理战争”
1. 充分发择我们的政治优势
2. ”全世界哪里也找不到的国际主义”
3. 敌军工作和俘虏政策的新发展
4. 粉碎敌人在战场上的“心理战”
第七章 战争史上最艰难的谈判之一
1. 战场上的僵持和停战谈判的开始
2.迫使敌人放弃“海空补偿”的要求
3.造成谈判长期僵持的战俘问题
4. 战俘“自愿遣返”的真相和志愿军战俘的英勇斗争
5. 停战协定的最终达成
6. 停战协定的执行和战俘问题的结局
7. 谈判斗争和战俘问题的经验总结
第八章 值得认真反思的历史经验
1. 抗美援朝战争所取得的辉煌胜利
2. “局部战争"新观念的出现
3. 确立积极防御的国防战略
4. 全面提高我军现代化作战能力的重要启示
5. 抗美援朝战争对我军官兵素质的全面检验
结束语
附录
北京创讯未来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09032139
欢迎第1799297位用户访问本系统